笔趣岛 > 雷霆反击 > 第二百六二章

第二百六二章


  643新式坦克

  刺耳的防空警报声再次响起,随后是由远至近的防空阵地开火声。

  “不好,一定是敌人的卫星看到我们了。”

  少将做出了一个缺乏常识的判断,然后迅速夹起瘦小的总理就跑,他身大力不亏,倒是可以夹起不到50公斤的总理逃跑,后面的护卫以及医生,也跟风向楼下跑,索性没有被摄影记者拍到总理这副狼狈的样子

  2枚巡航导弹从北方飞进市区,它们倒不是冲着总理去的,而是袭击刚刚暴露出来的萨福德琼空军基地旁的防空导弹阵地,实际上中国的政策红线,早就禁止了对敌人政要人员,以及印度政府办公区域的攻击,尽管军方曾经制定过很多次计划,可以直接定点清除一些印度的高级官员,但是都被否决了,某种程度上,将卡汗消灭的结果未必是最好的。

  一天以来,高空无人机从各个方向探测敌人的防空阵地,然后使用各种手段实施打击,暂时还没有一架战斗机穿越过这座城市的上空,已经查明的新德里防空雷达和武器的密度,显然是交战以来,中国空军还不曾遇到过的;不过经过侦察发现,本地防空部队的反应速度,远远不如北方地区的防空部队,新德里的防空部队似乎在漫长的对抗巡航导弹的任务中,培养出了一定的节奏,这样的节奏比较依赖早期预警的能力,似乎跟不上战斗机的速度。

  昌迪加尔的机场上,2架运8型飞机,蹦蹦跳跳地降落下来,飞机停稳在了机场边上,只有很少几辆卡车开过来准备卸货,不过飞机上并没有太多货物,主要是人员。

  舱门打开,一身极寒地区服装的贺凡带着他的几十个车组的成员,昂首走下飞机。他察觉到自己穿的比附近其他人臃肿,显得有些可笑,不过这不要紧,要紧的是,指挥部竟然没有派一辆车来接他。这让他有些生气,毕竟他是不远千里,来拯救林淮生的,而林竟然没太当回事儿。

  一发印度炮弹掉在了大约500米外,然后是第二发,机场附近的习惯性地弯下了腰。

  “是155的炮弹。”一名车长说道。

  贺凡举起带激光测距的望远镜看了一会儿,然后冷笑一声:

  “怎么搞的,还没有肃清附近炮兵?看来斯潘加就是把王镇北当猴子耍,这都一整天,太阳都快落山了,机场安全都还没法儿保障。他干什么吃的?”

  “也许敌人分成了小队,分路出击,不好清除?”

  “敌人分成小队,你就被敌人牵制鼻子转?为什么不突破到他们后方去?”

  “营长,听说以往的全军红蓝对抗的时候,你就用很少的部队,给姓王的出过不少难题?”旁边有好事儿的,立即撺掇起来。

  “王镇北早年潜心研究北方威胁,所以……脑子里都是一套过时的玩意儿,不太善于大范围的机动进攻。他做的计划我都看过,都是照着杀敌一千,自损五百的路数来的。”贺凡得意起来。

  “老贺你看,我们的新坦克到已经了,太棒了。”

  有人手一指,只见机场旁的空地里,真的停着一排坦克,大约有一个连。也不知道这是留给谁的,不过贺凡当仁不让,直接一挥手。

  “走,过去看看。”看到新装备,贺凡差不多已经忘记了林淮生怠慢他的严重过失,他们远远绕过机场旁一座炮管放低,水平方向转来转去,十分渗人的防空炮,直奔坦克而去。

  林淮生没有派车接贺凡,倒不是因为故意摆谱,他实在太忙不知道贺凡改变计划提前到了。

  这两架运八的降落,并不在计划安排中,实际上早上这2架运输机就该在昌迪加尔机场降落,并卸下弹药,但是老鹰中队的突袭,完全打乱了计划,2架飞机在大范围规避后,消耗了太多燃油,保险起见,指挥部要求它在列城暂时停留,补充燃料并等候起飞。

  这给了在列城寒风中艰苦度日的贺凡一个机会,他要求立即卸下部分弹药,装上自己的人过去,虽然要求很不合规矩,但是上报以后,竟然也批准了,他们就这样成了第一批建制从阿克赛钦划归旁遮普突击群的部队。

  林淮生正在为斯潘加的弹性防御头大,以他手上的兵力不足以全面逼退敌人,更别提消灭斯潘加,但是敌人几乎就是不惜代价的渗透进来,企图破坏运输。这导致乐一种恶性循环,一方面他的兵力不足无法阻挡敌人,而另一方面,运输不足,则导致后方兵力持续无法获得补充。

  “副总指挥,贺凡要求通话。”

  “他在卫星频道上?”林淮生有些吃惊,他已经2个月没有和贺凡通过话了。

  “不是,他在坦克短波频道上,刚刚确认,他和他的人已经到了。”

  林淮生大喜过望,赶紧抓起通话器。

  “我这里是黄河。等待通话。”

  “参谋长。给我一个装甲旅,我把斯潘加的人头给你提过来。”耳机里,一个非常嚣张的声音说道。

  “你有没有看过计划?我哪儿这么多装备?”林大吃一惊道,贺凡的要求完全背离剧本,按照计划,他的坦克群将由一个营逐步加强起来,最后才能达到2个坦克营、1个摩步营,一个炮兵营的规模,勉强凑到一个旅规模(实力仍然只有王镇北装甲旅的一半);暂时这里刚刚运抵的坦克也只有一个连而已,目前运输调度的重中之重是零件,必须确保王镇北大部分趴窝的坦克动起来,谁知道贺凡早到了3天。

  “不管怎么样,我不能归王镇北指挥,我必须和他平级。”

  “那当然,你没看到这批最新的坦克我给你留着,王镇北要拿去补充损失,我硬是没给。”

  “听着参谋长,我必须尽快行动,我们面前的敌人在迅速补充起来,很快就会得到豹II,”贺凡严肃说道,他初来乍到,就显得比谁都了解情况。开始指手画脚起来,“最迟后天,你必须给我再补充一个齐装满员的营,有4个连,我可以对付斯潘加一两个团。”

  “后天有点悬,主力部队也需要补充,只有我们进一步打开了局面,或者占领了安巴拉的机场,运输才会顺畅,现在光是每天消耗的弹药基数,都很困难。”

  林拿捏着说道,这些装备当然不能任由贺凡来调拨到他自己名下,早在阿萨姆战役接近尾声时,林就很含混地答应过贺凡要给他施展的空间,但是林淮生打的算盘里,还有亚希尼的部队需要恢复,“要不然这样,我给你补充一个能打的巴基斯坦营,你看怎么样?”

  “巴基斯坦营?”贺凡立即警惕起来,“不会是那个每次都靠蛮干取胜的巴基斯坦坦克营长吧?”他对亚希尼一向有所耳闻,并且很不买账,他看过亚希尼战车炮塔上的随车摄影设备拍下的一些实战视频(林淮生极力向各装甲部队推荐亚希尼的作战技巧),他觉得这些胜利有些确实靠谋略,而另一些主要是印度坦克手战术不当造成的,要是让他来驾驶那些T90,不至于会输。

  “贺营长。你要是不同意,只能再等等,我保证一旦装备到了,优先保障你的部队。”

  “行,我还需要独立防空部队,否则无法突击作战。”

  “知道了,不如先来谈谈反击,我想你和你的人先休息一下,入夜后正好可以发挥这批新坦克在夜战上的优势,好从侧面给斯潘加一点颜色看看。”

  “如果你要夺取安巴拉机场,我需要机场附近所有有用的无人机影像,”

  “夺取安巴拉机场的任务已经给了黄德兴的营了。”

  “黄德兴?他只能白天作战,晚上死笨死笨的,你让他给我打下手,明天我还无法击败斯潘加,不过保证给你夺取一条新的跑道。”

  贺凡的大话果然震住了林淮生,林固然有些怀疑,但是贺凡毫不犹豫的许诺还是非常诱人的,他上午也问过王镇北能否拿下机场,王说自己的部队疲惫不堪,可能拿得下来,也可能拿不下来。贺凡这个人固然有讨嫌的一面,不过说到打一些高难度的仗,还是用得着他。

  林淮生答应下来之后,专门派了一辆指挥车,给贺凡了解整个局面。

  贺凡的部队开始为更换车辆做适应性训练的时候,他自己则潜心研究起进攻路线来。

  贺凡的部下多数来自教导部队,都能掌握几种战车的驾驶技能,99式坦克自然不在话下。当然,这次运抵的装备毫米波雷达的99式坦克稍有些不同,炮塔右侧的雷达并非外部势力简单猜测的那样,是主动防御系统。实际上,这种雷达除了可以为主动防御提供指示外,还可以在夜间或者烟雾状态下,承担起一些目标识别的次要任务;虽然这种设备在夜间的探测距离,不如热像仪电视仪,但是具备主动测距能力,也可以避免一些新式印度坦克对激光的对抗手段。

  当然最让贺凡看重的,是这种使用94GHZ的频率扫描的雷达,可以很好地穿透烟雾。

  在最近的战场上,双方部队有意,或者无意释放的烟雾,成为了限制坦克命中率的最大障碍。而贺凡本人,由于长期参与各种实验性武器设备的论证,很早就意识到这种别人认为探测距离太近,而显得鸡肋的雷达,在实战中的价值。所以他比任何人都更加期待在夜战中,一试身手,这种新式设备是否能堪大任,确实需要这次实战的检验。

  贺凡知道,目前亚希尼在摧毁敌人坦克的数量上,还领先自己不少,他原本自认是个将才,不太在乎这些单车指标,但是架不住林淮生跨战区地使劲推销亚希尼的战术,确实让他火大。所以他必须借着换回主战坦克扳回一局。

  实际上以他对运输能力的掌握,他很清楚,只要逼着林将99式坦克,优先提供给自己,亚希尼的部队很可能会得到一些改进的96坦克,这样就不太可能对自己继续构成太大挑战了。

  月上枝头的时候,黄德兴疲惫不堪的部队,在经过20个时的休整后,开始发起对斯哈赫巴德的进攻,这是打通昌迪加尔至新德里通道的第一站,沿着这里的铁路走上180公里,就可以直接开到新德里。正所谓是一招攻其必救的棋,这当然也是为了扯开敌人防线,调动敌人来援,真实的战役目的,其实还是为了引开印军注意力,为贺凡的行动打掩护。

  贺凡的部队一直通过无人机中继的数据链与20公里外的黄德兴部队互通有无,斯潘加似乎将白虎师拉去救火,但是黄德兴打白虎师差不多打出自信来了,他分兵两路企图再次重演夹击战术,白虎师一看不妙狡猾地缩了回去,没打上,但是侧翼的安巴拉地区露出破绽。情报显示,驻守该地区的,是已经实力大减的印度第1装甲师的一个残破的坦克营,装备了数量不明的挑战者和T72坦克。

  为了不引起敌人对该机场的注意,没有太多的炮火准备,突然而至的武装直升机在敌方高射炮射程外,向跑道周围的防空火力开火,三下五除二就将小口径火炮收拾了个干净,无人机则对周边敌人车辆展开打击,但是侦察部队抵近后发现,大部分被摧毁的都是可以乱真的假目标,似乎整座机场根本无人防守。

  这当然只是斯潘加迫于无奈的新策略,他不希望部队暴露在空旷地带挨揍,索性放弃机场等着敌人来到后,再利用装甲部队进行一次反冲锋,他知道中国军队在夜间最有效的利器不是战斗机而是无人机,但是释放烟雾可以破坏无人机的夜视手段。斯潘加上将倒是并不期待能一举夺回机场,但是利用夜间的主动出击,能够得到比较高的交换比,这是他将战争拖延下去的手段。

  贺凡提醒机步营的步兵战车,不要贸然占据机场,他希望多派几架无人机去前方的森林上空侦察。

  无人机还未赶到,躲藏在树林里的印度迫击炮开始开火,炮弹打到地面上变成一团团烟雾,显然斯潘加也注意到烟雾战术对弱势一方的帮助,这种战术确实可以将双方在侦察能力方面的差距缩小。

  644技术代差

  贺凡差不多和斯潘加同时在探索某种新式战法的可行性,所不同的是,他是站在对抗的角度上;他这个人确实有些小聪明,很善于通过一些蛛丝马迹,猜到对方指挥部的一些想法。

  早在阿克赛钦作战时的闲暇,他就着手研究了王镇北与斯潘加交手的几次战例。

  第一次是印度第1装甲师出动挑战者,在边界附近地带与王镇北的先头部队交手,只是一次小规模交手,当时印度装甲兵的战术是夜间突袭,并且将T72与挑战者混搭;从斯潘加主动选择的进攻时机看,他是知道两害相权取其轻的,所以即使T72的夜视设备稀烂,他还是选择在夜间出动,以避开更可怕的空军打击,同时出动小部分西方坦克,可能是为了弥补夜视能力的不足。

  当贺凡看到王镇北提交的报告上,多次提到了挑战者的前装甲相当之兼顾,敌人一定会利用此种坦克的装甲,多做文章时,有一种想笑的感觉;显然斯潘加不是那种硬拼的将领,而明显是要利用这种新式坦克的热像设备,而非装甲。王镇北和他的爱将,最终能赢无非是技术上的绝对优势硬吃了对手罢了。贺凡的推测后来得到了验证,之后斯潘加与中国装甲部队的每一次交锋,都选择在了夜间。

  第二次交手是第1装甲师在帕坦科特以北退却不及(己方炸掉了桥梁),被黄德兴抓到了一个装甲团又一个防空营,这一次敌人仍然试图利用地形优势进行抵抗,其防空武器布置的非常独到,而突围时机仍然选择在夜间,最终空军及时摧毁了核心的山毛榉导弹阵地,使得对手全军覆灭。

  在昌迪加尔城区外围的包抄作战,林淮生总是选择在黄昏时分利用落日余晖,自西向东发起进攻,但是斯潘加还是可以看破他的这些小聪明,他只用次要部队应战,入夜后才出动了战斗力很强的白虎师主力团,企图夺回机场。该部队的装备为最新型的T90A型,为战场首次出现,随同的防空火力紧随其后,部署紧凑,很好地将坦克群置于导弹射程范围内。从这一仗看,某种程度上斯潘加的思虑比林淮生更细密,他的部队在空旷地域,获得了比较公平的交战环境,中国空军没有过分插手,他获得了大约5比1的交换比(含巴基斯坦T84损失),如果印度部队每一战都能获得这样的交换比,没准战争还能翻盘。

  今天这一战,林淮生还是攻其必救,后面预留了强大的火力等着收拾暴露出来的敌人集群,显然斯潘加并没太多选择,他一定要在旷野中打一下,当然他吃了几次亏之后,应该很清楚,光选择在夜晚,或者加强机动防空火力,还是不够的,作为一个有计谋的将领,他一定会有一些新花招,哪怕只是作为试验。

  “各车组注意,都不要太靠前,我们的任务只管掩护机步营,夺取机场。等他们先动。”贺凡在电台里说道。由于敌人空军不大可能出动,所以贺凡有底气,停在制高点上等着看对手先动,敌人从树林里发射的烟雾弹,在机场东部制造了一片浓烟遮挡区,如果不是故布疑兵的话,差不多将其可能进攻的路线指出来了。

  “也许他们会出动T72和挑战者,前几次就是如此。如果,我们以静制动,可以多出几百米的夜视距离。”

  “也可能是T90A,机动能力更好,容易从黄德兴的侧翼溜过来。。”

  车际电台里,各车车长门七嘴八舌讨论起来。

  贺凡没工夫听他们瞎猜,他不时通过热像仪仔细观察正前方的烟雾,敌人炮兵不断发射烟雾弹,确实严重干扰了侦察距离,冷却后的热像仪的探测距离大概缩小了百分之七十。

  他离开指挥仪,转向显示器,一架无人机正从烟雾上掠过,它的夜视设备什么也没有拍到,远方电子侦察机可以发现树林里有一些独立防空部队,敌人正在森林边缘集结,可能会钻进烟雾冲向机场,也可能虚晃一枪,从哪里绕过来,如果是后者,机会应该不大,空军可能费一些周折,就将其近程防空火力打垮,以往的很多战例已经表明了,单单依靠防空导弹无法掩护地面部队进攻,这是敌人失去制空权以后,面临的最大课题。

  “这个斯潘加不简单,如果换其他印度将领,早就玩不出花样了,他历来都还是有一些鬼点子的。你们都小心着点儿。”贺凡说着,在指挥仪上将雷达模式,从对空警戒,调整到前视搜索。

  “斯潘加再狡猾,撞上我们算他倒霉。”电台里有人冷笑道,虽然好像有些轻敌,不过这样的话,贺凡倒是还很爱听,他知道自己的部下都有分寸,说归说,不会真的莽撞。

  99坦克上的这种两用毫米波雷达,是一部被很多人诟病的设备。

  一方面是天线以及外罩在炮塔顶部占据了一席之地,多少挡住了周视仪的一部分视野;而另一方面,是其探测距离很短,对空探测距离,多数情况下不如直升机能够发现/开火的距离。其对地面搜索能力更糟,受坦克高度以及地面杂波干扰的制约,在起伏地带远比其他光学手段看的近,白天几乎和炮塔上使用肉眼观察的车长看的更近些。不过它倒是有一些独特的优点,94GHZ毫米波可以很好地穿透烟雾,无论在白昼还是黑夜,都很善于发现那些借助战场烟雾,偷偷靠近的目标,其成像能力,对静止目标和慢行目标,还有些识别问题,需要车长凭借经验来判断,但是移动速度稍快的目标,很容易被雷达发现,探测距离大约为热像仪极限探测能力的六七成,并且可以与夜视仪联合使用,在炮手稳像瞄准视野内生成目标指示标志。

  贺凡摆弄着眼前的设备,显然不是每一个坦克手都能迅速掌握这种高级东西的,作为主动防御的一部分,毫米波雷达的作用当然很简单,只需要设定在开启上即可,但是将其搜索目标能力与光学设备结合使用,就得靠一些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行,所以贺凡认为,那个所谓的天才亚希尼,最合适玩96式坦克。

  雷达在窄视场成像中,利用25毫弧波束扫描前方15°范围,由于地面杂波干扰,探测一开始并不顺利,他让驾驶员调整了车辆位置,并重置了功率,这个东西不太费电,也不似激光设备那样必须不停地停下来冷却。

  显示器上开始有了一些发现,一个个提示移动目标位置的方框,开始显现,并移动起来,贺凡喜出望外,并一拍大腿。他在山地坦克里呆久了,除了信息化优势,一直没有什么传感器优势可以依仗,现在好了,优势出现了。

  发现了烟雾后面大量的移动目标,他提醒炮手可以着手跟踪,然后将通讯调整到外部,提醒各车组在尽量平整的地面上,使用新式设备来探测敌人。

  在这套系统中,目标以方框形式显示,这些指示标志投射到炮长瞄准仪视野内,大致可以了解到目标的几何尺寸,可以精确测量到距离和角速度。较之通常的,利用瞄准线稳定跟踪,弹道计算机采样炮塔转速测量角速度的方式,精确度高一个数量级,测距精度不输激光,只是目标显示比较抽象,这一点不利于瞄准。更有趣的是,世界上应该还没有一种坦克,可以感知到这种主动探测设备,当然不是技术上的问题,只是坦克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对抗需求罢了,至少贺凡从对手保持运速的运动特征看,对方应该是没有察觉的正在被跟踪,否则应该在第一时间鸡飞狗跳起来。

  这一次,中国坦克终于将一项成熟技术,首先推上了实战战场,几乎是开创性的尝试;虽然早在40年前,美国陆军就开始着手这方面的探索,并且研制出了STARTLE火控系统,但是最终,鉴于各种各样的原因,他们放弃了。

  “探测到的目标群距离在1900米左右。再等等,移动速度不快,也许是挑战者。”

  “明白。”

  2000米差不多就是这种设备能够透过地面杂波,探测出卡车或者坦克尺寸运动目标的最远距离,差不多已经可以开火了,不过贺凡毕竟是个小心的人,他希望将优势发挥到极限,第一次利用新技术可不要搞砸了。

  敌人炮兵正在不断延伸射击,在敌人通过区域的前方,使劲发射烟雾弹,并不知道,实际上是在帮倒忙;他们以为可以凭借烟和黑夜,雾缩小双方技术差距,不过现在,差距反而更大了,敌人仅仅通过夜视设备,可能看到贺凡的距离,保守估计也在400米以内,所以他一点儿都不着急,以往坦克战中那种担心首发不中,反受其制的焦虑;那种让人心里发毛,手心出汗的战前紧张感,消减无踪了;坦克兵心中唯一担心在于,不确定在完全看不见对手的情况下,能否单单依靠雷达指示击中目标?

  “黄河,敌人已经出动,就在机场东侧4公里处,我需要你的无人机连续出动,侦察在敌人侦察后方丛林地带的浅纵深内的防空火力和自行迫击炮,然后用你的火力将其压制住。”

  “黄河明白。林总提醒你部,不要深入追击。”

  “明白。”

  贺凡耐心地等待着目标靠近到800米范围内,然后采用125毫米火炮痛揍他们,在指挥仪的夜视通道里,背景只是白茫茫的一片,但是有一个个移动的方框的存在,每个方框上跳动的数字显示着他们的远近,唯一的遗憾是,他还无法获知这次斯潘加出动了什么坦克过来送死,由于敌人也是顶着烟雾用低速推进,所以从速度上显然无法判别出类型。

  外面的炮声越来越近,贺凡希望无人机应该可以很快发现这些讨厌的炮兵,林淮生在后面部署了120门(辆)远程榴弹炮,正在等着开张。

  远处的山坳里,几枚导弹腾空而起,干净利落地将靠近的无人机击毁,显然敌人意识到藏不了太久,开始出手了,最近的每一次坦克交战,都是以紧随印度坦克群后面的,山毛榉导弹或者道尔M1系统,对无人机的攻击,而拉开帷幕的。

  贺凡觉得不能继续多等,于是下令在大约1公里外,展开自由射击。

  躲藏在烟雾中的印度坦克和步兵战车,正艰难地向前推进着,他们全都没有开前灯,只开着避撞尾灯,车长和驾驶员的头都伸在外面,以避免车距太近,但是夜间烟雾条件下的进攻,实质上就是给自己找麻烦,不少车辆还是碰撞到了一起。印度坦克手们心想,即便如此,好歹可以躲过敌人的无人机和直瞄武器的视线。

  从浓稠的烟雾对面射过来的一排炮弹,将印度部队的期待公平较量的梦想击碎,手握不对称技术代差的贺凡,怎么可能给数量占优的对手平等对射的机会?

  这些雷达测量,并计算弹道的炮弹,准头不如通过光学设备瞄准,毕竟炮手还不太熟悉这种对着虚拟光点射击的打法,但是既然敌人无法反击,命中率低些其实也是无所谓的事情。

  一时间横飞的炮弹接连击中了几辆冲在前面的坦克,印度指挥官在挨了几轮炮击后,意识到必须后撤,他下令全体战车发射热烟雾。并倒车退避,但是这些无效的措施显然起不了什么作用。除了靠低速倒车,退却到2000米的临界距离外,最好的办法实际上是停下来,这样就可以从对方的搜索视野中消失,但是并没有人知道这种办法,所有人只能凭界第一反应,争先恐后地向后面退。

  中国人神奇的穿甲弹,透过半公里厚的人造烟雾,精确地飞向他们,有时候炮弹会擦着炮塔飞过,但是有时候他们会击中底盘或者炮塔。

  狂乱撤退中,大量避让不及的步兵战车被倒车中的坦克撞毁,进攻的一个加强营的机械化部队,在一个连坦克的阻击下,完全变成了单方面屠杀。

  贺凡听到头顶上战斗机飞过的声音,他钻出炮塔,视线越过迷雾,等待着后方的丛林山谷地带被轰炸。

  低空掠过的飞机,向树林投下了凝固汽油弹,空军通过制造火墙,来驱赶对方零散的机动炮兵。

  眼看最后的目标全都消失不见了,贺凡没有下令追击,对他来说与林淮生的约定,只是一天内夺取机场,在击退敌人坦克后,这个目标可以交给其他部队去轻易完成,没必要冒险;再漂亮的交换比也不如一次0伤亡的战斗,可能让上级印象深刻,他力求想要的,不是歼灭所有敌人坦克,而是与其他部队的坦克指挥官拉开差距,最终获得更多部队的指挥权。只有这样,他可能在进攻新德里的战役中,起到决定性的作用,而不是指挥区区一个营,或者更少的部队。

  本书首发来自,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!


  (https://www.daowx.cc/bqge106907/5609847.html)


1秒记住笔趣岛:www.daowx.cc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daowx.cc